时维九月,序属初秋。上海黄道婆纪念公园内古木参天、纺韵流转,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悄然展开。9月9日上午,海南省琼剧院《黄道婆》剧组携主演、非遗传承人及专家学者于此开展瞻仰活动,以“精神溯源、非遗活化与文化预热”为主旨,以琼音致敬先贤,以织艺对话古今,开启沪浙巡演的首场文化盛典。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彭太华、艺术研究室负责人邓志刚,海南省琼剧院院长杨济铭、副院长符传杰、黎旺,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发办副主任刘文萱,上海黄道婆纪念公园学术顾问方云,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王梅芳、林秀梅,国家级非遗琼剧代表性传承人陈素珍,国家非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、胡春芳、黄燕欢、刘春秀以及《黄道婆》剧目主演林川媚、林艳、张昌义等出席活动,各媒体记者现场报道。
活动现场
缅怀先贤,非遗焕彩
上午10点,瞻仰仪式在庄重氛围中正式开始。杨济铭为瞻仰仪式致开幕辞,他以“一梭一线织文明”为引,追溯黄道婆“崖州学艺、松江传技”的传奇人生,赞其“破技术壁垒如春蚕吐丝,融民族血脉似木锭穿云”,诠释黄道婆“革新无界、衣被天下”精神的当代价值。活动伊始,彭太华、杨济铭、符传杰、林川媚共同敬献花篮,表达对先贤的崇高敬意。
杨济铭为活动致开幕辞
敬献花篮
随后,在黄道婆纪念公园苍翠古木与仿古建筑的环绕下,剧组以一场极具仪式感的“双非遗”演出深情致敬历史。林川媚一袭素衣,立于园中,以醇正海南话深情诵读琼剧《黄道婆》精彩片段《岁月回眸》,声调抑扬如琼剧古韵,句句含情,仿佛穿梭七百载时光;紧接着,剧组集体演唱海南民谣《人间有个黄道婆》,歌声清越悠扬,缭绕于申城秋日的天空。这一刻,琼音黎调与江南风土交织相融,不仅重现了黄道婆当年跨越山海、传艺江南的壮阔历程,更以声为线、以心为梭,织就连通沪琼两地的文化图景。
演唱海南民谣《人间有个黄道婆》
非遗活态展示环节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启。在“技艺对比区”,黎族传承人俯身腰织机前,双手如梭、彩线翻飞,黎锦的蛙纹与吉符在经纬间渐次浮现,仿佛吟唱着海南雨林的古老歌谣;而另一侧,乌泥泾传承人脚踏三锭纺车,纱锭飞转、棉线轻曳,江南柔婉的纺织韵律随之流淌。两地技艺同台呼应,一织一纺、一南一北,恍若黄道婆精神的当代回响。观众凝神聆听,或俯身细观织纹,或亲手体验纺线操作,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纤维经纬,更是文明传递的温度。这一刻,古老技艺不再静默于展柜,而是跃动于生活之间。
非遗活态展示环节
这场展示,不仅再现了黄道婆连接沪琼、融汇创新的精神谱系,更以可触、可感、可续的方式,让非遗成为每个人可亲近、可理解、可传播的文化力量。
群贤畅言,共话传承
在“非遗传承与沪琼文化合作”主题座谈环节,林川媚与刘文萱、方云畅谈创作心得与文化思考,将活动推向高潮。
林川媚在分享中将她对黄道婆人物的理解,凝练为一场“与伟大灵魂深度对话”的创作历程。她指出,黄道婆的心路并非简单的学艺与回乡,而是一部以爱为核、以痛为火、以使命为归的“灵魂史诗”。黎族同胞与五哥赋予的“大爱”成为她生存与创造的根本动力;个人苦难不仅未将她摧毁,反而淬炼出其坚韧意志与创新灵感;她将个人思念升华为普惠天下的技术革新,最终以回归江南、传播文明的方式,完成对两个故乡最深沉的回报。这一过程,是情感、意志与历史责任交织下的自我超越与永恒创造。
《黄道婆》主演林川媚畅谈人物塑造心得
刘文萱以“黄道婆是元代创客”为切入点,生动阐释了黄道婆创新精神对当代社区文化的深远影响,特别介绍了华泾镇近年来在推广黄道婆文化方面的具体实践,如开展“棉朵朵小小讲解员”夏令营活动,通过培养青少年讲解员,让黄道婆文化在新生代中生根发芽。
华泾镇社发办副主任刘文萱做分享
方云则从全球棉纺织贸易史的高度,深入阐释了黄道婆作为“海上丝路文明符号”的独特价值。她特别指出,黄道婆与其他历史先贤的不同之处在于,她是一位由人民自下而上塑造出来的平民英雄,这种民间自发的情感认同让黄道婆精神更具感染力和传承价值,沪琼两地应以黄道婆文化为纽带,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。
方云做分享
各方思想的碰撞与交融,不仅深化了黄道婆精神的当代诠释,也为两地文化共荣、非遗共生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愿景。
沪琼联动,非遗同辉
杨济铭与国家非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合影
在杨济铭看来,本次瞻仰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溯源,更是一次深度的沪琼对话,其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:
一是以瞻仰促共鸣,筑牢沪琼文化认同。通过在上海黄道婆纪念公园这一文化原点举行瞻仰仪式,以花篮敬献、双非遗展演等庄重形式,构建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,强化沪琼两地基于黄道婆精神的文化共识与身份认同,真正实现“以文化人、以艺通心”;二是以展示促传承,推动非遗协同创新。活动现场通过黎锦与乌泥泾纺织技艺的同台展演、纹样解读与公众体验,不仅再现黄道婆融汇黎汉技艺的历史场景,更搭建起两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与当代实践的交流平台,为沪琼非遗合作从“对话”走向“共生”提供切实路径;三是以精神促传播,赋能区域文化发展。黄道婆“革新无界、衣被天下”的精神内核,通过琼剧的艺术演绎与非遗的当代转化,得以焕发新的时代生命力。海南省琼剧院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推动琼剧与非遗“走出去”,以黄道婆文化为纽带,深化沪琼在文旅融合、艺术创作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机制化合作,共同织就新时代沪琼文化联动、美美与共的锦绣画卷。
彭太华表示,这次活动是从历史到当下的双向奔赴,黄道婆的意义远超技术传播者,她是沪琼地理纽带、民族融合与海上丝路的三重象征。琼剧《黄道婆》的巡演,则通过艺术重构将历史符号转化为动态文化实践:既为上海带去海南的文化基因,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历史深度。这种“以人带史、以戏通今”的模式,为跨区域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范式。
活动大合影
琼音竞绽白玉兰,艺海争流新篇章。接下来,琼剧《黄道婆》9月11日19:00在上海临港演艺中心参加第34届白玉兰戏剧奖评选演出。诚邀广大戏迷共赴现场,见证琼剧首战白玉兰的历史时刻,感受海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。